資訊中心

美麗空姐的美麗心靈

2017-07-17

文/趙心屏(本文作者為媒體工作者)

 

今天我只是很偶然地,應我的大學老師沈明鋒的邀請,到華山文創園區看一場「木工展」,我喜歡木作,得知是花蓮玉東國中學生的作品,引起我幾分好奇,原來國中有木工班?沈老師給我的邀請email中,還提到孩子們的老師是位「世界金牌」木工老師,更讓我想到現場看看!

 

《溫馨的布置 希望讓玉東的孩子們對「家」有渴望》

 

從炎熱的戶外踏進展場,看見那些清爽原木色、有北歐風的家具,頓時感到清涼了起來,每一件作品都不俗,也很實用,我試坐了一張線條簡單優美的木作單椅,舒服得不想起來了!看到旁邊有位穿著深色襯衫的男子,在展示的家具間走來走去,邊招呼來賓,我瞥了一眼他胸花上的名牌「王嘉納」,原來他就是那位「世界金牌」木工老師啊!這麼年輕!

 

▲王嘉納老師(攝影/劉以羚)。

 

《華航空姐與玉東孩子的相遇》

 

這時突然聽到展覽開幕式主持人說,這個展最要感謝的是五位美麗的華航空姐!我回過頭,看見幾位笑容燦爛如花的美女,心中好奇升得老高,提到華航,腦袋裡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是「罷工」,但在這個灑滿陽光、朝氣十足的現場,我感到木工班的孩子、世界金牌王老師、美麗空姐之間有值得探索的故事…。開幕式後,其中一位空姐笑著問我是不是花蓮人?她是花蓮人,娓娓道來她和幾位同事這幾年在花蓮的因緣際會,聽得我這個天龍人瞪大了眼睛,被她訴說的情節征服了…

 

▲華航空姐與歐旻企業董事長沈明鋒(中)合影。

 

故事要從近7年前的一個偶然說起。華航空姐王小敏偶然在一本雜誌上讀到花蓮玉東國中木工班的報導,得知木工班老師、曾獲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技能競賽家具木工雙金牌的王嘉納,在資源極度貧乏的情況下,以自己的木工專長,帶著一群原住民孩子習藝,希望這群弱勢孩子能有一技之長、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,更進而建立起自信。在王小敏和幾個同事的熱心捐助下,木工班開始有免費的木料可用,而在此之前,王嘉納已經獨自在玉東國中整整奮鬥了12年。

 

王嘉納也是花蓮玉里人,他的大學學歷和世界金牌資格,讓他可以到高職任教或從事有優渥報酬的木工設計工作,但當年他從師大畢業回到家鄉實習,看到家鄉孩子匱乏的情況,竟比他小時候還嚴重。部落中多是破碎家庭,使「家庭」完全失能,大人素行常有偏差,孩子最基本的三餐、溫飽都成問題,遑論有學習動機。因此他決定留下來,用實際行動幫助家鄉的下一代。

 

「當時,我覺得自己好像『背水一戰』」。沒有經費與資源,只有一身木工技藝和一顆熱切的心,王嘉納從零開始,靠著零星的補助和自己的積蓄,以幾把雕刻刀,帶著孩子們從簡單的雕工開始,一點一點訓練孩子的耐心和細心,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;政府每年給木工班的補助只有2萬元,連買材料的錢都沒有,直到遇見了這群宛如天使的空姐,才使孩子們有免費的木料。「這些孩子的資源很少,他們每年會把作品回收再利用,所以通常第一年他們做大型作品,第二年就是中型,第三年就變成小型的木作。」王小敏敘述著偏鄉孩子的辛苦。

 

王小敏拉著她的空姐同事,以網拍、義賣等方式想辦法籌錢,王老師則要她們把籌來的錢直接給木料行,木工班學生從此有免費木料可用。原本木工班的畢業展都在校內舉辦,熱心的空姐們和王老師都認為,應該移師台北才能被更多人看見,然而,好事多磨,在籌備過程中,原本答應資助的一位企業家卻食言了,讓王小敏和王老師又費盡功夫找資源,終於等到善心人士的捐助,促成第一次在剝皮寮展出。

 

首度到天龍國,剝皮寮的兩層樓展館讓從未住過樓房的孩子們開了眼界,又因為不習慣吹冷氣,沒多久竟然喊著「暈房子」,回想當時,對我述說這段故事的空姐們笑得有些心酸,和這些偏鄉孩子接觸後,她們才知道城鄉差距有多大,部落的孩子是多麼純樸。

 

台北的展覽讓孩子受到外界的肯定和讚美,也讓孩子與世界更接近、開始建立起信心。空姐們則繼續奔走,找到熱心的立法委員蔣乃辛,為技職班的作品只能欣賞、不能銷售的法令規定開了一扇窗;以製造家具起家的企業歐旻慈善基金會更是鼎力相助,讓玉東國中木工班日後每年可以在華山文創園區展覽。

 

《多方資源匯集 助偏鄉學生圓夢》

 

在這功利多變的世代,善念仍然可以一點一滴匯聚成河。

金牌老師、美麗空姐、熱心民代與慈善基金會共同譜出暖心的樂曲,引導這群偏鄉孩子漸漸走出自己的路。

 

▲王嘉納老師與玉東國中木工班應屆畢業生。

 

致力於翻轉教育的台大教授葉丙成欣見這群「玉東卡本特」的成果展,卻也語重心長。他指出,雖然玉東國中有這樣的木工班,但學生們畢業後在家鄉花蓮卻苦無升學管道,想繼續就學,得以會考成績跑到台東去拼公東工職,等於又走回考試升學的老路。「王老師幫助他們找到面對世界的自信,但未來的出路呢?花蓮沒有技職學校,如果他們畢業後只能出去打零工,那是另一種殘忍….」

 

葉丙成希望花蓮的木工產業能在地化,做出一個有品牌的木工產業,甚至生態系,「這應該不只是部落裡的文創而已,應該有更多幫助讓孩子們找到出路,孩子的未來就不只是一個老師那麼辛苦在那邊扛。」葉丙成的話說得直白,在場的教育部官員沒有答案。整體教育制度的缺失、技職教育的問題早被人詬病,許多問題盤根錯節也非短期可解決,但你可以到華山文創園區親眼看看王老師帶著學生手做的木製家具,體會在艱難的環境中,一群年輕孩子的木作工夫讓人驚艷,以及一群人默默在他們師生背後付出、相挺的情義。在展覽現場,你的一句讚美,會鼓勵這些孩子和王老師繼續走下去!

 

原文報導:請點進連結

 

Line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