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中心

中央廣播電臺臺灣APP 玉東卡本特畢業特展

2014-06-24

木工冠軍王嘉納  將希望帶進偏鄉

時間:2014-08-29
採訪:李憶璇
 


玉東國中木工專班指導老師王嘉納曾在國際技能競賽奪下木工金牌,卻因為大學實習分發失誤,讓他回到家鄉花蓮玉里,接觸到缺乏關愛及親人陪伴的偏鄉學生;也因為如此,他決定放棄高薪,手把手的教授木工技術,幫助學生回到學校、學習一技之長,重建學生的自信。王嘉納:『(原音)我們要感謝這麼多人一起參與,我們今天才有這些機會,能夠把這些孩子帶來台北,和分享他們這段時間努力的成果,我們最希望呈現出來的,不僅僅是美麗的家具,而我們最希望讓大家想想看,像這樣的夢想,是不是給大家又陌生、又偏遠的學校,和這裡的孩子能夠有個契機。我們更加期待,不論是教育部長官,或是教育專家、更多朋友,用不同的觀點去欣賞,肯定這群,也許這些學業表現上並不突出的孩子...。』2014年6月21日,花蓮縣玉國中木工班第6屆成果展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裡舉行,共展出玉東國中三年級13位畢業生的30多件木工作品,有書櫃、桌子、椅子、梳妝台、床架等,做工精細,很難想像出自國中生之手。孩子們面對這麼多人,個個難掩興奮的神情,而成就這些完美木工作品的幕後推手,就是曾經獲得國際木工冠軍的玉東國中木工專班導師王嘉納。

◎分發失誤 從高職到偏鄉國中任教

王嘉納從小在花蓮縣玉里鎮長大,由於家境不好,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買玩具,因此他小時候就隨地找廢棄的模具玩,就這樣間接培養出對木工的興趣。大學時的王嘉納已經開始利用木工專長賺生活費,也因為過過苦日子,他原本打算在大五實習完拿到畢業證書後就要賠償公費,開創自己的事業。但沒有想到,因為大五實習時分發的一個行政疏失,使得王嘉納沒有到高中職任教,而是被分發到國中,這也改變了他以後的道路,王嘉納:『(原音)因為這樣因緣際會分發錯誤,我沒有到高職,我到國中,那我就回花蓮,我就把自己填一個最偏僻的國中,就在玉里鎮旁邊,我的家旁邊。那我到學校之後,我就很感慨就是說,我是在玉里鎮長大的孩子,我念的是玉里國中,那我任教的地方是玉東國中,竟然(只)隔了一條秀姑巒溪,竟然有這麼大的不同,就整個沒有家庭功能,我就想說留下來陪他們,一年、一年就這樣過了。』

◎用愛教木工 學生找到努力方向

玉東國中地處偏遠,學生只有百來人左右,其中8成是原住民,單親、隔代教養的學生也占了7成。由於家庭教育的失能,讓學生們缺少家長的關愛與溫暖,變得沒有自信;又因為國中課業進度緊湊,一跟不上就開始放空,久而久之,許多學生放棄學業,變得不愛上學,甚至開始討厭老師。王嘉納說,其實這些學生的本性並不壞,只是不喜歡讀書及缺乏師長的關愛,他捨不得這些學生就此沉淪,因此決定以自己的木工專長啟發這些孩子上學的樂趣,證明他們仍有其他特長,也將這些學生從操場拉回教室。王嘉納說:『(原音)他們曾經不只一次想要在學業上好好努力,可是他發現前面學習落掉以後,後面是跟不上的,他的數學什麼東西在前面沒有學習,到後面是越來越難,進度是不等人的,最終就選擇放棄,那你放棄、我放棄、他放棄,全班都放棄,放棄就不再是罪惡了。我們了解的人就知道,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憂,那我們利用這種方式讓他們願意過來,就是這好像不需要背很多公式,不需要坐在教室聽聽不懂的課。』

◎教學生一技之長 十年成就木工班

玉東國中三年級的學生現在可以參加技藝班,分為木工及餐飲2班,但其實要在偏鄉學校成立技藝班不是件容易的事。由於剛開始經費十分有限,老師的薪水也不夠負擔,王嘉納只能從買一把一把的雕刻刀開始,慢慢地找幾位學生來教室上課,這就是木工班的前身。一直過了十多年光陰,才逐漸買齊能做木工傢俱的各種設備。不過,木工班一學期的經費只有區區新台幣2萬元,買材料的費用卻要20萬,多上10倍,是筆相當大的開銷。王嘉納說,在木工班正式成立3年後,突然沒有任何經費,班級面臨經營困難,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向學生說這個困境,因為這些孩子好不容易對學木工充滿興趣,甚至已經是上學最期待的事,他如果將這個殘酷的事實說出來,等於打破學生們僅存的夢想及努力目標。王嘉納說:『(原音)在木工班成立的第3年,到第3年的時候,我們已經完全沒有資源了,可是我一直不敢跟孩子們講我們現在這個困境,因為他可能一年級好不容易定下志向,他一年級就跑來找我,說老師我三年級一定學,你一定要收我喔,那我們非常願意,可是無奈沒有任何經費。』正在煩惱之際,有些民眾在書店看到木工班學生擺放的作品,便發起小額捐款,才開始有小筆善款入帳,木工班也得以繼續維持運作,讓王嘉納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。

◎老師的溫暖 感染學生向上

經過十多年的耕耘,玉東國中的木工班已逐漸穩定,也改變了許多學生的未來。今年三年級的畢業生林新榮就說,王老師的關心讓他感受到溫暖,也教導他與人溝通時要心平氣和。就像是砂磨技術,把木頭凸出來的邊邊角角磨平,他的毛躁脾氣也「磨」得漸漸圓滑。林新榮:『(原音)以前就是很暴躁,動不動就生氣,然後被我們王嘉納老師指點、指點我,就人家說什麼我就不會太在意;以前我一年級的時候很在意人家講什麼,後來被老師磨練,就覺得沒有什麼。』木工班另外一位女學生潘冠穎,則是因為家庭因素,從台北轉學到花蓮玉東國中,她在加入木工班後,才逐漸體會到上學的樂趣,找到了努力目標。潘冠穎:『(原音)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,不是都要靠讀書才能創出自己的一片天。我們會辦這個展覽,我相信我們木工班的同學都跟我一樣心情就是非常興奮,也很想告訴來參觀我們木工展的觀眾說,這是我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,我們想要向他們證明,不是只有讀書的孩子才會有成就。』在王嘉納的木工班學習下,林新榮跟潘冠穎不僅開啟了他們對木工的興趣,自信心也增加很多,面對他人提問都能夠侃侃而談,而不是迴避眼光;同時,他們也確定了要繼續升學,像林新榮將進入花蓮上騰中學的汽修科學習,研習木工以外的技術;潘冠穎則是考上台東公東高工的木工家具科,要向王嘉納看齊。

◎寄夢希望工廠 更多邊緣學生

王嘉納說,他有個夢想,就是在鄉下買塊地,蓋個木工希望工廠,教導更多需要幫助的學生,讓他們知道不會讀書不代表人生就此停滯,還有更多的可能性。王嘉納甚至希望能進而影響他們的家庭,走向更好的方向。但是工廠不是說蓋就蓋,財源就是個頭痛的問題。王嘉納說,老師的收入並不多,他也不期待外界的捐款,但他不會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。他說:『(原音)我常常在想,我們在花蓮、玉東有這樣的家庭,放眼台灣有多少像這樣的學校、家庭跟孩子?我一個人陪伴他們整個班,我也覺得這幾個孩子有機會改變嘛,能改變幾個是幾個,那你看到他現在,不就是我的過去?當然有很多人願意投入,當然能夠翻轉更多孩子的命運,那這些孩子一個又可能翻轉十幾個像他一樣的孩子,我們的社會才可能真正的去改變。』學生們的木工作品在台北成果展出結束後,便開放民眾認購,王嘉納希望這些作品能在需要的地方發光,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原來能有所貢獻,帶給其他人力量。看著成果展的前導影片,每個學生對於王嘉納都是滿滿的感謝,可見王嘉納對學生的無私付出已獲得最好的回報,而他的一雙巧手,不僅雕出了一件件木工作品,也雕出了學生們不同以往的人生道路。

Line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