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中心

28歲台灣女生 用自媒體《世界微光》照亮角落

2018-07-18

《世界微光》講述的是台灣人在各種偏僻國家扎根、為社會帶來改革與盼望的故事,有幫助「脫北者」重生的宣教士;有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同時幫助少數民族創造文字的醫生;有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在中東久待的獨立記者;有在非洲南蘇丹做難民援助工作的女孩。

 

二O一五年,一篇採訪在納米比亞十多年,照顧當地貧民窟人民的陳玉昆故事,透過關鍵評論網轉載,引發熱議,後來幾篇文章都長據網站排行榜,連自由時報也找上她寫專欄。

 

 

除了寫文章,戴芯榆從一五年年底開始辦實體講座,邀請受訪者面對面和觀眾述說,僅酌收茶水、場地費,從數十人到數百人的講座,場場爆滿。

 

「一開始我很懷疑真的會有人來聽演講嗎?後來發現真的有。」「有兩個女生聽了南蘇丹的講座後,就跑去當地做志工,聯合報還跟拍做了專題;也有中正大學的老師,每次聽完都會把講者邀去大學課堂分享。」每一次採訪和講座,後續效應驚人,超越戴芯榆所想。

 

《世界微光》報導對象非主流,網站開宗明義寫著「過去,無數異鄉人來到台灣,為這塊土地獻上他們的一生;現在,亦有一群台灣人,在世界各個角落,給出人生最好的時光。」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後,她進入雜誌工作,漸漸發現自己所報導的事物,不脫主流媒體框架,對於自己工作的價值開始感到遲疑。

 

於是她毅然決然辭職,開始在家接案、致力於非營利的《世界微光》,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標。作為基督徒的她發現,媒體時常報導來台灣多年,從事醫療、教育等公益服務的宣教士,也受到大眾肯定和尊敬,但是反過來,由台灣宣教士在海外的動向,不管在教會內部或社會中,都鮮為人知,這,就是她的切入點。

 

在她筆下的台灣人通常都不是「賺大錢」的「台灣之光」,卻透過專業和愛心,在當地社會帶下長久的影響力,這樣的價值就是戴芯榆渴望傳遞的,她也自費前往南韓、土耳其等地作海外採訪。

 

個性文靜不多話的戴芯榆,很早就學會不跟隨主流價值,原因是國中時曾被同學排擠,「一開始我是旁觀者,後來變成目標,做作業總是最後一個分到組。」這樣的經歷讓她學會獨處、看見體制欺壓弱者的常態;高中時,她經歷感情重創,讓她認知到「世界上很多的人、事都只是暫時的」,她的心中,湧出更多渴望去傳遞「有意義」的價值給世界。

 

 

在重新找尋人生的信仰、方向的過程,戴芯榆也發現自己在寫作的天份和興趣。每一次為《世界微光》尋找題材,她總是想在主角的豐功偉業背後,找到「生命中真正深刻、動人的轉折點,我想補足這一塊。」

 

戴芯榆說,一七年,當兩位二十三歲的女生黃凱琳、徐靜萱參加《世界微光》的南蘇丹講座後,決定也去當地當志工的故事被聯合報報導出來,有網友覺得他們不該一腔熱血卻不顧家人擔心,此時,已經和他們熟識的戴芯榆,就寫出了不一樣的角度,「原來其中一位女孩的媽媽得過乳癌,因此要她把握生命,做想做的事情,他們不是衝動出發的。」

 

「我的個性是先做了再說,不會算好每個下一步。」從一五年平均一個月一篇報導,到一八年一個月兩場活動,《世界微光》的耕耘也被更多人看見,不但有歐旻慈善基金會資助她在中南部舉辦活動的一切支出,在嘖嘖平台發起的群眾募資活動,每個月也有近一萬五千元的固定資助金額,讓戴芯榆可以更專心挖掘在海外台灣人的故事。

 

下一步,她想紀錄的不只是正在海外的台灣人,而是以資料考古、側訪方式,挖掘出屬於上一代默默發光的台灣宣教士故事;同時,她也在募款進行土耳其難民紀錄片,紀錄一位高雄家庭主婦、在土耳其成立敘利亞難民學校的故事;隨著名氣漸開、捐款人變多,「我也想往社會企業走,今年也會成立協會,讓捐款人都能拿到收據。」

 

二十八歲的戴芯榆,時常受邀到國、高中演講,在台灣被低薪、過勞的苦悶氛圍包圍的時刻,她以自身經歷對下一代傳遞的鼓勵、理念再清楚不過:「找到有熱情的目標,做你能做的事情,人生就有出路!」

 

原文報導:請點進連結

 

Line分享